中国智能停车市场前景一片大好
目前,无论是增加停车场还是建立三维车库,都试图改善增量停车位,增量停车位的投资时间周期、人力和改造成本都非常大,很难在短时间内通过增量建设提高停车效率。在现有停车资源的基础上,优化资源配置,改善停车困难。智能停车是通过智能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好方法。
政策加码,加速进入3.0阶段
为解决停车问题,国家出台了支持智能停车发展的政策和激励措施。2022年1月,国务院发布了《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系统发展计划》,提出加快智能技术的深度推广和应用,创新运营管理模式,促进智能停车的发展。由于政策激励和跨境布局,智能停车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方向,停车设施建设步伐显著加快,升级后的停车场控制力更强,有效缓解了停车压力。
发展有限,需要进一步完善
自发展以来,国内智能停车场基本实现了无人智能管理,但智能停车场铺设程度低,技术水平和商业模式仍需进一步完善。停车信息资源分散难以整合,停车位差距大,停车位利用率低,成为制约我国智能停车产业发展的绊脚石。
一方面,各种类型的停车资源各自为政,难以整合。在国内停车市场的传统职业中,员工的身份非常复杂。不仅有公共资源的官方参与,还有各种各样的商业运作和垄断地方的个人所有者。停车场用于不同的场景,包括医院、办公楼、体育场、购物中心等。由于不同应用场景的所有权不同,资源和利益的协调更加复杂。
另一方面,智能停车应用有很多种,但信息并不共享。自2014年以来,我国智能停车产业进入了相对较快的发展时期,但与其他产业相比,确实较晚。行业参与者众多,停车场范围不同,主要停车应用资源不共享,给用户带来一些麻烦。
市场广阔,吸引众多玩家涌入
随着智慧城市的深入,智慧停车已成为解决我国停车问题的重要举措。在资本和政策的双重作用下,我国智能停车市场规模不断扩大。据前瞻性产业研究院初步预测,未来五年我国智能停车市场规模将保持20%以上的复合平均增长率,到2025年,产业产值有望接近400亿元。
从整个智能停车产业链的角度来看,国内智能停车已经过了广泛的发展时期。目前,主要有三种制造商正在努力整合和交换终端和终端的技术和数据,并通过开发应用程序提供停车位搜索、停车指南、停车位共享等服务。